美國白宮宣布,川普總統於週一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,將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延後至少 90 天,等於延長了美中貿易戰的休戰期。根據該命令,關稅將維持在 30% —— 這一水準是在 5 月中旬雙方同意暫時停止一系列互相加徵、總額超過 100% 的關稅時所設定的。原本該協議將於週二到期,若未延長,美國對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會躍升至至少 80%,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‧格里爾(Jamieson Greer)表示。
行政命令指出,美國對中國商品的「對等」關稅將至少維持在 10% 直到 11 月 10 日。此外,因芬太尼走私問題而在今年稍早加徵的額外 20% 關稅也仍然有效,使得總稅率達到 30%。中國商務部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,將維持對美國商品 10% 的關稅。
白宮在宣布延長措施的資料中指出:「美國與中國已經展開多輪富有成效的談判,以解決貿易對等以及國家安全相關問題。」
 
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·魯特尼克(Howard Lutnick)上週表示,中美「很可能」會同意延長 90 天,以便雙方繼續協商一份更長期的貿易協議。川普總統週一稍早告訴記者,談判進展「相當不錯」。雙方代表上月下旬在斯德哥爾摩會晤。
格里爾(Greer)本月稍早在 CBS 節目《面對全國》(Face the Nation with Margaret Brennan)中表示,他認為「沒有人希望看到」對中國恢復高關稅的情況。
格里爾說:「我們正在處理一些技術性問題,並且正與總統討論。我認為情況正在往正向的方向發展。」
若恢復高關稅,可能導致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暴跌,進而擾亂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。今年四月中旬,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仍維持在 145% 時,川普政府便已開始規劃可能的供應鏈中斷。
根據美國政府數據,中國去年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(不含歐盟)。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達 4,389 億美元,中國自美國進口則為 1,435 億美元。
川普總統最初於四月初對中國課徵 34% 的關稅,這是眾多面臨「對等」高額關稅的國家之一。川普主張,關稅能夠提振美國製造業,並糾正他認為不公平的貿易行為,但許多經濟學家警告,川普的貿易策略可能導致消費價格上漲,並拖慢經濟成長。
川普在四月很快暫停了對大多數國家的關稅,並於上週重新啟動,但稅率通常較低。然而對中國的關稅卻持續了一個多月,引來北京的報復,最終導致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高達 145%,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則達到 125%。
雙方於五月同意至少放寬關稅 90 天,為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團隊爭取更多時間協商貿易協議。自那時起,美國徵收 30% 的關稅,而中國徵收 10%。
談判過程中偶有爭議。今年稍早,雙方曾因北京限制稀土出口、華盛頓限制先進半導體出口,以及川普政府打擊中國留學生等議題發生衝突。川普還指控中國違反五月休戰協議——不過兩國在六月達成協議,緩解部分緊張局勢。而在週日,川普再次敦促中國將美國大豆進口量提高四倍。
✪ 本文內容取自 CBS News 發表之《Trump delays China tariff hike for another 90 days》
